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张译丹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观点】上扦·信仰

2012-03-29 14:39:42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张译丹
A-A+

  当一种事象带着貌似远古的形象跨越历史而来的时候,也许你会敬仰它的厚重,甚至对它——一个漠然的东西由衷地生出些许感喟!的确,在世纪交界的几个年份里,我怀揣着一种同样莫明的心境,陡然间撞进了大西北——青海海东黄南藏族自治州——那一片无际的青稞麦浪中,蓦地,惊愕了某种刺心剜肉般的“切肤”之仪时,整个人的神经似乎瞬间“瘫痪”了!一种本能的匍匐跪地,我全身心地拜倒在民俗的脚下……

  也许,这才是人们常说的伟大!只有此时此刻,你才能实在地体悟民间的伟力,感知作为历史核心物和脊梁的民众——那种憾天动地的生命真实!全部的村民,全部的男人和女人,目不转睛地凝视着每年农历6月14日以后这样的一周,在青海东部一片“金色的谷地”上,一群腰间围着藏袍,头顶系着花毛巾(或戴着高筒藏式礼帽),上身赤裸的男子。他们也许身经百战,也许青春年少,也许童贞未泯,总之多数是13—18岁的丁壮男儿,在本村“拉哇(法师)”的主持下,投身于一种名为“上扦”的行为当中。这是一种民间信仰仪式中流传久远的行为,作为整个自然崇拜礼仪的一个组成部分,超越了时间的界限,在人类古今交织的坐标上凝聚成一个“点”,以强劲的姿态出现,试图在乡今天的我们诉说着百姓世界应有的分量。

  这种行为的具体过程是这样的:每当“六月会”(青海黄南地区独特的民间原始信仰仪式)的“重头戏”——“龙鼓舞”(亦称“神舞”)开始之前,沐浴着青藏高原的盛夏阳光,耳聆着彻地连天的爆竹、火铳和单皮神鼓声,上述那群男子开始热血上涌,那些或插在高帽上或拿在他们手中的尺把长、5毫米宽的扁形尖头钢扦,纷纷被它们的主人举到“拉哇(法师)”的眼前。“拉哇(法师)”手中擎一瓶青稞酒,将钢扦一把把放进酒瓶内涮涮,以示消毒,随后(惊险的一幕出现了!),他便一手持一支扦,一手伸进一名男子张开的口中,握住他的腮部,只听“滋”的一声,扦子便轻而易举地插到了那男子的口中,并从他的齿间露出口外,交错着被牙齿咬合住……如此连续插扦,最多的一人口中插了4支扦。此举有一名称,曰“上口扦”。除此之外,很多人还要上背扦。其做法是,“拉哇(法师)”在男人赤裸的脊背上,用一只手揪起一小块皮肤,另一只拿着单支钢扦的手用力将扦子自下而上的插到那块皮肤里去,最多者背上插了16支扦。此举名为“上背扦”。奇怪的是,无论“口扦”、还是“背扦”,被上扦者亦无论长幼,过程中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出现流血现象?有人曾怀疑这其中存在某种“特异功能”,但检验的结果表明,普通百姓的民间行为完全没有必要使用什么“特异功能”,也根本不存在什么“特异功能”!而且,据当地老人讲,“上扦不流血”是有特殊含义的,只有那些在“六月会”举行前半年内没有做过坏事、近7天内没有碰过女人的男子,才能上扦不流血。我也曾在考察中验证过此说的真实性,的确有一男子在拔下口扦时,腮部留下了一丁点血渍,问他为什么?他说近几天有过夫妻同房的经历。这是否能说明点什么?!对我这个以坚定的科学主义为生命哲学的人来说,此举似乎在用实在的证据言说着这个世界上某种难以解释的存在……

  不仅如此,行为到此只是完成了整个程序的大半,接下来的戴扦舞蹈,才是更加拷问意志、考验人性的环节!到此时,真正的神舞(龙鼓舞)才正式登场,亢奋的男子们才真正实现了身心的极乐情绪,一场奔突雀跃的舞蹈仪式才有了产生高潮的可能!按照当地习俗:“上扦”是验证信仰和阳刚之气的试金石!如果一个人因为上了扦而动作走样,五官变形,身体僵硬,尤其是不能自由地舞蹈,那他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男人了!这样的人只能划归懦夫的行列,遭人唾弃;同理,这样的人也会被视为缺乏信仰的人,没有人愿意与之为伍,他只能乖乖地领受别人的白眼。在当地人的心目中,能够在舞蹈中将背扦抖落的人,才是大英雄,才是真正的男子汉!

  于是,在我的眼前,出现了一队队争先恐后的男人的身影,他们挥动扇鼓,口中、背上闪动着音色的钢扦,带着一份昂奋、一份激动、一份豪迈和全部的信念、虔诚,翻云覆雨般地跳跃着,踏着5拍子的节奏,向自己心中的偶像——山神爷爷献上一份祝福!

  这便是一种民俗的剪影,透过它,我们依稀辨认出那个舍身赴命的藏民族百折不挠的身躯。这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,它裹挟着富奢的文化信息,全视觉地包含了民俗事象的基本内核。它昭示着:信仰是民俗事象的灵魂,“上扦”是信仰的驱使,舞蹈是奉献给神灵的仪式;“上扦”后舞蹈,既是国人历时态的“血肉祭”习俗的共时态变异之呈现,更是人类文化传递的内驱力——信仰、寄托等民俗的精神欲求使然。在这里,民俗的人文地位上升了,作为一个学科,更作为一种人类的思索体系,它的价值无疑得到了伸张…… 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张译丹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